站内搜索

大河上下 生生不息——沿黄九省区非遗项目弘扬黄河文化

发布时间:2020-10-29 14:02:43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羊皮筏子承载了几十代人劳动、生活和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新华社记者王志摄

“最早时没桥没车,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祖辈们都是用羊皮筏子渡人和运输货物。后来随着架桥、修路通车,羊皮筏子使用越来越少,但现在成了黄河旅游的网红体验项目。”今年68岁的张德宝是甘肃省兰州市羊皮筏子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对这一黄河古老水上运输工具的“前世今生”甚是熟悉。

兰州羊皮筏子由清朝兴起,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作为黄河两岸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羊皮筏子承载了几十代人劳动、生活和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

“它的特点是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张德宝告诉记者,羊皮筏子以羊皮为囊,经充气、扎缚,以木架捆绑而成,最大的是有600个皮胎的载货筏,最小的是有13个皮胎的载人筏。

“别看十几个皮胎的载人筏子不大,但一个筏子能载6人,拖货能拉2吨,在黄河上劈波斩浪,是黄河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张德宝说,现在他仍以制作羊皮筏子为生,在致富的同时把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材质独特的羊皮筏子、色彩艳丽的澄城刺绣、制作精良的蒙古族马具……10月23日至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全面展示中国非遗保护传承成果。作为本届非遗博览会的特色板块之一,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展格外“吸睛”。

陕西艺人在整理澄城刺绣作品。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澄城刺绣是流行于陕西省澄城县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历史悠久,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澄城刺绣绣品种类繁多,以枕顶、被面、鞋垫、围裙等生活用品最为常见,纹样简洁大方,色彩明快艳丽,表达着对生命繁衍的讴歌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望。”陕西匠心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限公司董事长、澄城刺绣生产性保护基地负责人王春莉说。

“大河上下,生生不息”。这条在中国地理版图上汹涌奔流5000多公里的大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

本届非遗博览会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展选取了来自沿黄9省区的服饰、刺绣、技艺、演奏、戏曲、民间工艺等63个非遗传统工艺项目,透过传承至今的这些古老技艺,让人们感受到悠久绵长的黄河文化。

一批非遗在与时俱进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宫灯繁荣发展于洛阳,有上千年的历史。记者采访了解到,洛阳宫灯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十分复杂,从制作到成灯需经过七十多道工序。圆形宫灯作为洛阳宫灯的主打产品,在行销全国各地的同时,还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古老的洛阳宫灯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今年58岁的额尔德尼巴雅尔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他8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马具,如今是家族第四代蒙古族马具制作传承人。

图为额尔德尼巴雅尔。新华社记者王志摄

“随着时代变迁,马具的实际使用价值越来越小,但制作技艺的传承并未断代。从三年前起,我每周都会为本地小学教授马具文化课。我制作的马具还作为礼物赠送给了38个国家。”额尔德尼巴雅尔自豪地说。

张德宝、额尔德尼巴雅尔等非遗传承人表示,沿黄九省区非遗项目的传承延续,对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华夏文明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记者王志、吴书光、叶婧、孙晓辉)

听非遗讲故事:回荡在黄河岸边的漫瀚调
“你知道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弯里有几十几条船……”这曲传唱在黄河岸边的漫瀚调《天下黄河》,奇附林唱了一辈子。
首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举行
​10月28日,首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州举办,黄河流域九省区教育系统近百名代表参加论坛。
统筹推进大运河和黄河河南段保护利用协同发力
10月28日,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郑州召开。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