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黄河情】对话河长王新伟:提升黄河文化全球吸引力 多彩“母亲河”赋能郑州
发布时间:2020-10-09 16:31: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江虹霖中国网北京10月9日讯(记者 江虹霖 宋柏霖)“在打造幸福河上扛起郑州责任、展现郑州作为,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政治任务。”近日,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市市长、郑州市总河长王新伟在接受《对话黄河河长》栏目专访时表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后,郑州高标准谋划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聚焦确立“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主地标,推进“黄河文化+”和“互联网+”联动发展,为建设俯仰古今、横跨东西、联动南北的多彩“母亲河”书写郑州篇章。
王新伟(左二)调研黄河突出生态问题整治工作
中国网记者:郑州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和亮点?
王新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重大国家战略,在打造幸福河上扛起郑州责任、展现郑州作为,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政治任务。去年以来,郑州市高标准谋划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构建形成了“四位一体”建设发展态势。
一是清晰定位。以连霍高速公路以北的沿黄1200平方公里为主体建设核心示范区,明确三大功能定位:即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滩系统治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示范;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传承保护弘扬好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确立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主地标战略地位。
二是规划先行。高标准编制实施“1+1+1+N”规划体系:即“一个报告”——郑州建设核心示范区重大战略研究报告,“一个规划”——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一个方案”——核心示范区起步区方案,以及文化博物旅游、生态综合治理、交通工程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专项方案,印发实施《2020年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工作要点》,为核心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规划支撑。
三是项目支撑。以郑开同城、生态廊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防洪安全防范治理提升等十大工程为抓手,谋划启动95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总投资约468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780亿元,目前95个项目完成投资368亿元,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滩区湿地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文化绿道等项目加快推进。
四是健全机制。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为专项组长的市级领导小组,组建了“一办五组”组织架构,健全了议事会、联络员、请示报告等7项工作机制,为推进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提供高效组织保障。
中国网记者:郑州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黄河主地标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新伟:郑州拥有83处国保单位,居八大古都第2位、黄河流域城市第1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母亲河第一城”。我们聚焦确立“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主地标,构建了保护传承弘扬的新体系、新内涵、新载体,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浓墨重彩的郑州篇章。
一是构建新体系。实施黄河郑州段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持续讲好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故事,形成了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为带动,以“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和郑州中心城区“商代王城遗址”“二七商圈”“二砂工业遗存”等文化板块为核心的保护传承弘扬体系,着力把黄河文化遗存管起来、用起来,让黄河文化活起来、热起来。
二是赋予新内涵。围绕“自然黄河、文化黄河”两大主题,把黄河文化与弘扬二七大罢工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结合起来,讲好讲活黄河历史和当代故事;筹备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用国际话语体系阐述黄河文化的人类价值,着力打造国际级的黄河文化寻根圣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不断提升黄河文化的全球吸引力、辐射力和感召力。
三是打造新载体。全面抓好文物安全暨保护利用“双百”工程,加快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黄河颂文化演艺综合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期等项目建设,推进“黄河文化+”和“互联网+”联动发展,利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在黄河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将黄河建设成俯仰古今、横跨东西、联动南北的多彩“母亲河”。
中国网记者:郑州在治水及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王新伟:“水瓶颈”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郑州一体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以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双转”。
一方面,落实河长责任制。构建了“八长一员、七支队伍”(即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河湖警长、河湖检察长、民间河长和媒体河长,每条河1-2公里设置一名河湖巡察员,领头队、参谋队、突击队、协调队、先锋队、护卫队和监督队)河湖长制工作组织体系。创新推行“两函四巡三单两报告”(“两函”即履职提示函、河湖问题提示函;“四巡”即市级河长每年完成不少于4次责任河湖巡查;“三单”即市级河长向县级河长批交问题交办单、任务交办单,向市河长办批交督办单;“两报告”即下级河长解决问题要报告、个人履职要报告)工作法,采取“河长带头清、部门联动清、司法介入清和媒体监督查、社会参与查、纪委介入督”的“三清两查一督”措施,有力有效解决河湖“四乱、三污”问题,确保了河湖安澜。
另一方面,推进节水行动。持续提升水资源智能化管理水平,把节水融入取、供、用、耗、排全过程,推进工业、生活、农业、生态全行业深度节水。
生态保护方面,郑州加快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启动邙岭森林生态、低滩湿地生态、中高滩休闲生态“三大生态保护”工程,构建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生态格局,绿色成为扮靓母亲河的鲜明底色;全面推进黄河沿岸综合治理和景观建设,以最严厉的措施加强黄河主河道和支流排污监管,确保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总面积突破2亿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1%,形成了58万亩的黄河湿地、80公里的黄河大堤生态景观带,构建了“绿城”变“绿都”的绿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