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打造黄河生态保护“样板区”
发布时间:2021-06-24 14:32:28 | 来源:人民日报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黄河流经新乡境内170公里,穿越平原示范区、原阳县、封丘县和长垣市,涉及21个乡镇504个行政村,在河南省滩区面积最大、河道断面最宽、临背悬差最大、滩区人口最多、河道横比降最大、蓄滞洪区最多。过去受水患影响,滩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受到严重破坏,发展水平滞后,滩区群众盼生活富裕、盼产业发展、盼生态改善的愿望十分强烈。
新乡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沿黄生态带建设上先行突破,打造黄河岸边的山水园林、郑州大都市区的生态绿核、郑新一体的生态纽带、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乡村振兴的试验区、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样板区,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今日黄河滩
坚持规划先行
2017年初,新乡市提前谋篇布局,邀请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新区设计团队,完成总长度约170公里、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的《新乡市沿黄生态带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又结合国家、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郑新一体化、城乡融合、县域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多篇文章一起做,加大对水生态文明、生态园林、文化旅游、绿色制造、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交通运输等七个方面的研究力度,编制完善总体规划和沿黄生态带、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黄绿色产业带、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创建等专项规划,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
在平原示范区桥北乡老庄村的广场附近,丝棉木、杜仲、香樟、迎客松、紫荆、紫薇……一排排的绿植与花朵交相辉映。目前,植物游园一期共建成30多亩,计划建设55亩。
穿过老庄村,记者来到了平原示范区在季庄村重点打造的未来果园。在这个汇聚了八大树种72个品种的果园里,来此采摘果子的游客络绎不绝。季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江介绍说:“我们村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发展集果蔬园、住宿、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游客可以在这里摘水果、钓鱼、品尝百锅宴,体验乡村田园时光。”
在桥北乡盐店庄桃园驿站,有8000多亩桃树,共种植了十几个品种的桃子,是远近闻名的“万亩桃园”,游客来这里从6月到10月都能品尝到不同口味的鲜桃。据介绍,下一步还要延长产业链,开发桃干、桃罐头、桃木工艺品、桃花酒、桃花枕等新产品。
“平原示范区作为新乡沿黄生态带建设的主阵地、先行区、标杆地,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立足滩区区位、生态两大优势,把示范区沿黄区域打造成生态带、产业带、旅游带。”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韩卫军说,“昔日的黄沙滩已变身花果川,黄河滩也披上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纱’。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绘制黄河沿岸‘河畅、岸绿、堤固、景美、民富’的新画卷,不断开创平原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新乡市围绕滩区生态治理,建设66公里的沿黄河生态观光廊道、63公里的沿幸福渠穿滩公路廊道、174公里的沿黄大堤生态廊道、53公里的天然文岩渠生态廊道、300公里的沿高速高铁生态廊道、57公里的10条进滩公路生态廊道建设等六大重点廊道,大力推进滩区路网、水网、林网“三网”建设,10条进滩路已有8条建成通车,滩区道路通达能力明显改善。
▲新乡市区湿地公园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历史上黄河在封丘境内多次决口,留下了大面积的滩涂湿地。封丘县李庄镇,位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处,东、南两面紧靠黄河,是典型的黄河滩区镇。
李庄镇一位群众告诉记者,过去生产生活条件很差,滩区内没有机井、没有电、道路泥泞不堪,为了种庄稼浇地,每户人家都常备几百米的水带。现在,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笔直宽阔的硬化路两边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绿植,广场上三三两两在散步、健身的村民给这里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恬淡和闲适,让初到的人不敢相信这里还是农村。
为方便群众生活,李庄镇新区配备了公园、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让儿童幼有所教,让老人老有所养。此外,积极引进企业入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滩区搬迁,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黄河湿地的生态自然景观。在封丘县陈桥东湖湿地,共发现鸟类156种,水生物种100多种,爬行两栖类35种。
据了解,新乡市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通过打造控导工程连接线、幸福渠及幸福路拓宽改造、黄河大堤加固提升“三道防线”,推动黄河主河槽过流能力由435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5020立方米每秒;另一方面,围绕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建设安置区10个、住宅楼1500栋,建筑面积达761万平方米,目前基本完成规划内16万人的搬迁任务,其中14.48万人已分房到户。下一步,新乡市还将加强对已搬迁居民的后期扶持,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留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
新乡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实施沿黄生态带、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力争将“一山两河”打造成绿色的生态带、璀璨的文化带和缤纷的旅游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黄绿色产业带建设,着力构建“大十字”产业架构。把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作为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重要载体,坚持研发平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121”模式,大力发展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物联网和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二是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控新上或扩建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率先在河南省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储备库共入库项目1500余个,包括生态环保、黄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开放合作、城乡融合发展、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民生保障9类。正在重点推进沿黄生态带64个重点项目,其中,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绿色科创小镇等项目基础设施基本完工;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已完成立项;原阳县博浪沙森林公园项目一期建设完工,同心湖生态景观项目正式蓄水;封丘县陈桥水镇水系连通工程已完成绿化3000亩;长垣市王家潭湿地森林公园正式开园。
四是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谋划实施“一山两河三城四镇”(一山,南太行;两河,黄河、卫河;三城,生态城、森林城、卫辉古城;四镇,陈桥古镇、百泉古镇、原武古镇、唐庄镇)文化标志性工程,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
抱着对母亲河的虔诚与敬畏,新乡市正在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力争把黄河滩区打造成为缤纷田园、美丽公园、创富乐园、幸福家园。
(□李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