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唱响文化自信“黄河大合唱”
发布时间:2023-09-07 08:34:0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 责任编辑:郑伟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黄河文化内涵,活化黄河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对于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随着对黄河文化宣传工作日益加深,黄河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从书本和影视作品走入日常生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海拔5000米以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雪山耸立,冰川交错,一股清流从北麓顺势东流。从高原到平原,从黄土到滨海,黄河一路奔腾,经过9个省区后,在山东省东营市汇入渤海。
千百年来,黄河极大影响了沿途地形地貌,也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傍河而居的漫长岁月里,黄河沿岸酝酿生发出博大精深、内涵深厚的文化艺术。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黄河文化内涵,活化黄河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对于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020年10月,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正式被提出。2023年4月,在黄河文化论坛上,沿黄9省区签署黄河文化国际传播合作、弘扬红色文化合作、唱响新时代黄河交响曲合作等协议,发布《黄河文化论坛倡议》。7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
一曲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正在奏响。
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的黄河奇湾(2023年8月3日摄)詹彦摄/本刊
■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黄河文化涵盖文明精神、文化谱系、地域文化等多层次,囊括政治、经济、艺术、语言文学等多领域,属于开放性文化共同体。而黄河文化与流经省区的历史地理交相融合,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针对黄河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几年,沿黄河各省区先后出台法律法规政策,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指引和保障,并取得一定进展。
——摸清黄河文化底数。一直以来,家底不明制约黄河文化保护工作。为此,内蒙古全面开展黄河流域古文化遗址遗迹普查,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深入开展黄河流域考古发掘和遗产研究,加强文物保护认定,健全遗产档案,加强古城、古镇、古村、古灌区、古渡口、古道等遗产遗迹遗存保护。
山西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化代表性地区和文化资源密集型区域,根祖文化、德孝文化、佛教文化、晋商文化等闻名遐迩,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山西在开展黄河文化资源普查,摸清文化遗产类型和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正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构建山西黄河文化资源公共数字平台。
——加强文化阐释研究。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认为,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是塑造中华文化精神标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是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展学术空间、创新学术体系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沿黄省区依托国家相关研究机构、相关高等院校,以及沿黄九省区的科研院所,不断涌现出黄河文化研究智库和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团队,创新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研究协同机制。
——实施一批保护性项目。文物大省河南展开重大考古研究,聚焦仰韶文化,巩义双槐树取得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和关键地区的重大发现。聚焦夏文化,二里头申遗迈出坚实步伐,淮阳时庄遗址等取得突破性考古成果。2022年,甘肃省白银市依托长征、长城、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成景泰宽沟堡遗址、景泰明长城、靖远钟鼓楼、索桥堡等一批重点黄河文化遗址本体修缮项目。
5464公里的黄河、70多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这里既有众多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历经千年演变形成今天绚丽的黄河文化。
在今年举行的黄河文化论坛上,沿黄9省区共同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同时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黄河文化论坛倡议书》发布。倡议包括联合开展跨学科、跨区域课题研究,携手推进黄河文化保护利用,携手培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携手加强黄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携手推动黄河文化文艺创作,携手开展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等。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认为,这为克服线性文化空间结构、分割性认知带来的管理协同困难,迈出了坚实一步。
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博物馆一角(资料照片)李嘉南摄/本刊
■ 黄河文化飞进寻常百姓家
连接传统与现代,更好讲好黄河文化故事。目前,沿黄各省区结合具体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元素融入科普著作、影视作品、文创产品、沉浸式体验活动,古老的黄河文化正跨越千山万水、飞进寻常百姓家。
黄河岸边,上千棵枣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穿过枣林,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来到宁夏中卫市中宁县黄羊村,游客们仿佛坐上了时光机,近距离感受过去人们如何在黄河岸边繁衍生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羊钱鞭正是因此村而得名。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横贯中卫182.5公里。作为黄河上游最早开发的自流灌溉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在这里长期碰撞融会。为推进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和活化利用,当地正通过对古建筑、古镇、古村等农耕文化遗产和引黄古灌区、古渡口、治河技术等水文遗产进行保护传承,“重塑黄河人家”。
“丰富传统村落、街区内涵,建设黄河文化展示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学基地,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触碰’历史遗迹文物,来深刻感知黄河流域上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委宣传部部长高鹏说。
如今在山东,赶一场黄河大集是一种时髦。在2023年的黄河春季大集上,来自沿黄9省区、山东沿黄9市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手造项目及文创精品80余项集中亮相。
青海土族盘绣、甘肃敦煌彩塑、内蒙古马头琴、山西平遥推光漆器、山东淄博琉璃……来往行人驻足,透过一个个多彩的非遗作品,走入黄河沿岸的文化世界。
为深入阐释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沿黄各省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四川围绕“黄河文化”主题,抓牢红色文化、脱贫攻坚、民族文化等题材,完成红色音乐剧《牦牛革命》、歌舞剧《一捧糌粑》大型剧目作品创作。
为讲好新时代宁夏黄河故事,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定期开展“文脉传承母亲河·千秋伟业颂中华”黄河取水仪式,开发了寻访大禹、黄河文化等研学产品。
坐落于山东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的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泺口),获评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以黄河堤防人文景观为核心的“一堤、两馆、四园区”宣教模式,成为沿黄群众了解黄河文化、学习水情知识的重要窗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李群介绍,这是山东丰富“治黄文化”体验载体、实现活化传承的一个缩影,今后将继续活化利用黄河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更多保护展示黄河文化的浓缩基地,让黄河文化走入群众生活。
如今,数字化发展让黄河文化传播实现智慧展示,更拉近了普通群众与黄河文化的距离。甘肃白银市正推进“智慧博物馆纪念馆”建设,重点推进白银市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和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互联网+”项目。
随着对黄河文化宣传工作日益加深,黄河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从书本和影视作品走入日常生活。
■ 以文促旅滋养沿线百姓
依托九曲黄河,沿黄各地正为实现“快进慢游深体验”的目标,加速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河南省规划布局了总长3359公里的沿黄1号旅游公路,通过2条主线、13条支线、34条联络线,串联起黄河沿线31处核心旅游景区。山西省的黄河1号旅游公路已建成2812公里,到2024年,黄河1号旅游公路与长城、太行1号旅游公路贯通山西全域,基本实现沿线通信网络信号全覆盖。
“中国根·黄河魂”“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黄河之上·多彩白银”……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正被叫响。黄河文化遗产正转化为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负责人侯卫东认为,提升群众的可获得性,关键要让老百姓和政府都能体会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经济社会红利。
位于黄河上中游分界处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曾是古云中郡,在这里,黄河与沙漠相遇,一边是滔滔黄河水,一边是连绵起伏的库布其沙漠。托克托县按照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发展定位,传承文化脉络,推动沿黄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黄河岸边,一座座古老村落正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村容村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托克托县郝家窑村,一条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带成为热门景点,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村子还被原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蓑衣樊村,每周都会上演一场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演出。
蓑衣樊村北依黄河,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这几年,靠着良好的生态,蓑衣樊村打造“湿地渔家”特色乡村旅游。随着淄博市重点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村子又在旅游项目、民宿风格中融入了“黄河水乡”元素,带动了苇蒲草编、粗布纺织、灯笼扎制等产业迅速发展。
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牧区,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都能说唱几句《格萨尔》史诗。近年来,政府主导的《格萨尔》旅游文化节、《格萨尔》赛马节、《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香浪节等与《格萨尔》史诗有关的大型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陈怡平认为,沿黄9省区应突出文化引领,持续将黄河文化内核注入经济社会发展,以高品质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通过物态化、活态化、业态化手段,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活化为旅游产品,打造现代时尚、国际高端的文旅产品、业态和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
黄河依旧奔流,黄河文化正滋养两岸迎来新生活。
(采写记者:张海磊 李宁 张玉洁 杨稳玺 魏婧宇 姜辰蓉 王飞航 郝源 邵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