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合作社结出“共赢”果

发布时间:2020-07-09 14:33:02

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机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牧民分红得实惠。

久治县有机牦牛繁殖基地。

加快推进现代生态畜牧业提质增效。黄灵燕摄

久治,黄河流经的高原圣地。充沛的水资源涵养了广阔的草场,牛羊视这里为绝美的天堂。牛羊以草为食,牧民以牛羊为生,如此循环往复,延续了千百年。

6月4日,一场雨雪过后,久治的天空显得格外深邃,雪水洗涤过的草场翠绿欲滴。洛青打开门,走上街,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沁人心脾的微凉。

望着远处的草山,山间偶尔能看到几个黑点,洛青知道,那是牦牛。突然,一阵思绪飘上了洛青的心头——若是不参与村里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自己或许还过着逐水草而居,与牛羊为伴的生活。哪能如现在这般住进县城,不用风吹日晒?

“洛青,在想啥呢?”昂宝的话把洛青拉回了现实。洛青再次思量眼前这个藏族汉子,黝黑的皮肤,深邃的眼神,还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洛青憨厚地笑笑,“没想啥,没想啥!”再看看服装店,心里说,这可是一个改变了我们夫妻二人命运与生活的地方……

洛青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久治县哇赛乡折安村开在县城的服装店内,洛青正在摆放店内已生产好的各种藏式服装及配饰,在生产车间里,洛青的爱人英措忙着给一件藏式长袍做最后的缝合。不经意间,二人眼神相对,露出幸福的微笑。

这微笑,源自他们内心最殷切的期盼。这期盼,就是脱贫、增收,奔小康。洛青一家的生活发生极大变化,未来将变得更加美好。而这一切变化,源自2016年洛青作出的一个在家里人看来有些过于冒险的决定。

时间回溯到2016年。洛青家虽有约533公顷的草场,但家里只有20头牛,靠养殖,并不能支撑起一家8口人的生活。因此,每年虫草的采挖季节,洛青都会尽量多挖一些虫草以补家用。

当时,洛青想要增补家用还有一个省事省力的办法,那就是把自家的草场租赁给他人使用,自己收取相应的租赁费用。

但是,洛青并不愿将自家的优质草场租赁出去。原因很简单——一旦租给他人,草场的使用权就落在别人的手里,万一对方在草场上过度放牧,那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但生活要改变,贫困的帽子要摘掉。

此时,村里合作社号召村民入股的消息打动了洛青。

经过一年多的筹划,折安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逐渐步入正轨。为壮大合作社规模,让村民享受到合作社带来的红利,合作社法人昂宝开始谋划以入股的方式让村民参与到合作社的建设当中。入股的方式也很简单:牛羊、草场、现金都可以用来入股。

入股以后能分红,合作社还会安排建档立卡户去合作社里打工。但洛青也有担忧——把自己的草场交给合作社,会不会像租赁给个人那样遭到破坏?

“我们会统筹使用村里入股的草场,不会造成破坏的。我们搞的是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保护生态是底线,破坏了草场还叫啥生态畜牧业?”昂宝的一番话打消了洛青的顾虑。于是,洛青将自家的533公顷一级草场连带20头牛全部入股到了合作社。妻子英措不久后也在合作社的服装店当上了女工,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

2017年,对于洛青一家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洛青家搬离了原来的住处,住进了县城78平方米的易地搬迁住房。随后,收到了合作社第一份2000余元的分红。

2017年,洛青家的年收入第一次过了万元;到2019年,洛青家的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彻底摘了贫困户的帽子。

昂宝让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不能光盯着畜牧业发展,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发展二、三产业来增加村民收入,壮大合作社规模。”昂宝为折安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绘制的发展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翻开放在抽屉里的账本,或黑色或红色的笔迹,记录着折安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记录着合作社每一年的喜人变化:2018年户均分红2386元,2019年户均分红2631元;2018年合作社实现纯利润分红40万元,2019年合作社实现纯利润分红45万元……

2015年起,久治县先后在全县22个牧业村启动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折安村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村里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尽快步入正轨,折安村两委决定把发展合作社的重担交给曾经的基层干部昂宝。

昂宝没有推诿,立马投入到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建设当中。起初,合作社只有用国家相关产业扶贫资金购置的260头牛,这个规模显然不足以支撑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昂宝也深知,要想合作社发展壮大,发动村里的牧民主动参与,整合村里的各类畜牧业生产要素是最有效的办法。

但当时,很多牧民早已习惯以家庭为单位的畜牧生产方式,劝说他们主动参与合作社,并将生产资料交给合作社经营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于是,昂宝想到用股份制的办法来吸引牧民入股。“牛、草场、现金均可入股。用牛入股的,每头牛算一股,一股折合现金5000元;用草场入股的,一级草场每亩25元,二级草场每亩20元,三级草场每亩15元,四级草场每亩10元……”最终,村里的96户301人成为了第一批合作社的股东。

草场划区轮牧,牦牛统筹放牧,8户牧民专职看护……很快,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除了畜牧合作社,还开起了自己的服装店、奶制品厂和洗车行。奶制品除了销售本县本州,还销往四川阿坝、甘肃玛曲等地;服装店里生产的服装也很受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欢迎……如今,折安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看着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村民对合作社的信心也越来越强,2019年,又吸纳了53户村民成为合作社的新股东。

以草定畜守住生态红线

发展生态畜牧业,守住生态红线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底线。而要守住这底线,以草定畜,守护住现有的草场资源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中所描写的场景,曾真实地出现在久治大地。

昂宝还记得自己八九岁时,家里山前的草长得很高,一般的小牛犊躲在草场里根本是看不到的。到了后来,家家户户养的牛渐渐多了起来,这草也就越吃越矮,最后有些地方就干脆不怎么长了。

久治县农牧水利科技局生态办主任陈子久也有类似的回忆:那时的牧民不考虑出栏率,只计算自家牛的数量,加上粗放式的经营,使得草山压力越来越大,最终逐渐成了黑土滩。

对于黑土滩带来的危害,白玉乡乡长依晓俊深有体会。最严重时期,白玉乡60%的草场全部退化为黑土滩或黑土坡,可利用草场面积逐渐缩减,严重影响了白玉乡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受制约,群众的生活便也没了保障。

眼看自己赖以生存的草场面积越来越小,2017年开始,白玉乡科索村村民开始自发购买草籽治理黑土坡,并自觉签订3年禁牧责任书,确保草场能够尽快恢复。

“现在,很多牧民已经转变了过往的观念,从最初的草原利用者,变成了草原保护者。”久治县副县长洛桑扎西认为,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全县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同时,以村级为单位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整合了草原生态治理等项目,草场修复惠及合作社发展,让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得以更加均衡、有序的发展。

建设生态已成为牧民群众的行动自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二期工程实施以来,久治县累计投资7926万元,完成黑土滩综合治理12700公顷、草原有害生物防控94000公顷,这是久治县看得见、最真实的改变。

采访手记: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是我们必须坚守的责任和底线。作为一个畜牧业大省,地区要发展,人民要增收,就要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前提下,走出一条与之相契合的发展路径。

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我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省正在逐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而在久治,我们见识到了这一循环的生动实践。

自2015年以来,久治县积极探索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创新机制,建设以村级为单位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以生产要素整合、发展政策匹配为手段,全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以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

同时,久治县紧紧围绕省州制定的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示范区重点任务,以生态畜牧业试点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机制创新、资源整合、股份制经营、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多方联动的工作新举措、新机制,有力推进了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今,类似于折安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这样的复合型合作社正在久治大地遍地绽放。它们不追求单一效能,而是努力实现一二三产的协调发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各家各户发展的畜牧业不仅不能持久,粗放的放牧方式还会对草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如今,各户各人入股分红,大家聚合抱团发展。草场得到了休养生息,畜牧业也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在发展。更重要的是,“集团作战”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实了牧民群众的“钱袋子”——2018年底,全县9个生态畜牧业股份制合作社一二三产共计实现分红198.661万元;2019年底1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共计分红275.66万元,收益分红同比增长38.76%……这就是牧民群众感受到的最实在的变化。

生态畜牧业是久治的发展基础,是久治人民奔向小康的必经路途。因此,久治县坚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立草畜平衡机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草地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记者郑思哲)

七里河区黄峪镇易地扶贫搬迁 让7085人走出大山改变生活
在黄峪镇王官营移民安置小区里走一走,简洁、漂亮的楼房引人注目,小区里的公共活动区域,老人们三五成群,下棋、聊天、健身,一派安逸景象。
内蒙古沿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牧草试验示范项目启动
内蒙古沿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牧草试验示范项目7月9日在巴彦淖尔市启动,将促使黄河水更清、草更绿、环境更美。
黄河水在郑州转变了三次身份 花园口灌区要打造现代水体网
不久的将来,在“北静”的城市功能定位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的背景下,花园口引黄干渠改造提升工程开始提上议程。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