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梦·黄河情】万里黄河谱华章

发布时间:2020-10-15 13:59:47 | 来源:国际在线 | 作者:侯嘉慧 | 责任编辑:李培刚

“雪原雷动下天龙,一路狂涛几纵横。裂壁吞沙惊大地,兴云致雨啸苍穹。”从青海高原到渤海之滨,黄河穿峡谷、越高原,奔流向东。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历时十天,行经山西、河南、山东三省,探黄河两岸之新貌,感大河上下之巨变。

奔腾,滋养万物

壶口瀑布(摄影:侯嘉慧)

“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壶口镇。黄河水在这里被聚拢为一股激流,奔腾呼啸而下,溅起千层浪涛。在一团团水雾烟云中,“母亲河”的胸怀与魄力震撼人心。壶口瀑布“记录者”吕桂明告诉记者,“壶口”是有生命的。20余年的摄影生涯也让吕桂明见证了黄河两岸的蜕变。“以前黄河发大水时,树木、煤炭甚至牲畜都会随洪水而来,退耕还林还草后,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从2001年5月份开始,黄河水变清了,以前那种泥沙俱下的情况也变少了。”

黄河在吉县不仅留下了壶口瀑布的壮景,还孕育了助力脱贫的“致富苹果”。据吉县东城乡原副乡长葛根朝介绍,吉县苹果远近闻名,具有好看、好吃、好存的“三好”特点。

吉县苹果果园(摄影:侯嘉慧)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吉县就开始发展苹果种植业。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亩,年总产量达到了20余万吨,年产值达到10亿元,果农人均果品年收入上万元。吉县依托苹果产业,成功带动2.3万人脱贫摘帽。

依托“吉县苹果”品牌,东城乡通过打造苹果小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走出了一条“苹果+旅游”的致富新路子。

蜿蜒,点亮城市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经九省区,串联起一颗颗璀璨的“城市明珠”。在黄河母亲的臂弯里有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郑州。在郑州,以郑煤机、中铁装备为代表的制造业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导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郑煤机”),正以创新作为根本,坚定地朝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郑煤机生产的8.8米液压支架(摄影:侯嘉慧)

从“中国第一架”到“世界第一高”,郑煤机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突破,推动中国煤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值得一提的是,郑煤机生产的8.8米液压支架,其多项关键技术均为世界首创。在未来,郑煤机将继续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作为“入地”的利器,盾构机一直以来都是隧道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装备。总部位于郑州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隧道装备供应商,也是拥有中国最大的盾构机研发和制造基地的头部企业。

中铁装备盾构车间(摄影:侯嘉慧)

“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造中国最好的盾构,造世界最好的盾构。”中铁装备盾构车间里的三句醒目标语,便是中铁装备盾构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从0到1,从1到1000,中铁装备正以实力挺起国家制造业的脊梁。

目前,中铁装备已有13项技术国际领先,30余项技术国内领先,首创了多个“世界第一”。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意大利、法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表示:“中国盾构下一步将挑战18米直径的世界纪录,一个盾构机就有六层楼那么高。我们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在这一领域从‘跟跑’到‘并跑’,未来还要争取引领发展!”

入海,亦是新生

黄河乐章的终篇奏响在齐鲁大地,“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凝聚在山东东营。滚滚泥沙经过黄河的洗礼,沉积于海河交汇之处,形成冲积平原,“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就此诞生。

黄河入海口(摄影:侯嘉慧)

黄河三角洲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1530平方公里。在这里,形成了我国温暖带最为完整、最为广阔、最为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好不好,鸟儿说了算。”记者在自然保护区内看到,水草丰茂的湿地中不时有鸟群飞过,“繁殖巢”上落着一只只体态优美的东方白鹳。据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耿沛华介绍,目前保护区内的鸟类已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6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5种增加到12种,二级保护鸟类由27种增加到51种。为保护“鸟类中的大熊猫”东方白鹳,保护区专门搭建人工招引巢,帮助鸟类进行野外繁殖。15年来,累计繁殖东方白鹳幼鸟1954只,将其种群扩增了65%,保护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摄影:侯嘉慧)

“以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区会成为“鸟类天堂”,这与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分不开。自1992年建立以来,保护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恢复为主,进行生态治理工作。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恢复理论和经验,采用生态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自2002年以来,保护区共恢复湿地30万亩,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地。

“黄河宁,天下平。”从“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到岁岁安澜70余年,时而不羁、时而温柔的万里黄河正在中华大地上谱写新的华章。

最后一代黄河纤夫告别贫困
曾当过20多年黄河纤夫的山西河曲农民李二不郎,现在每天都在黄河岸边散步。这位87岁老人,如今已在安度晚年。
【中国梦·黄河情】万里黄河谱华章
“雪原雷动下天龙,一路狂涛几纵横。裂壁吞沙惊大地,兴云致雨啸苍穹。”从青海高原到渤海之滨,黄河穿峡谷、越高原,奔流向东。
【评论】传承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黄河风情线时说:“黄河之滨也很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评价,让兰州迅速红遍全国,打卡黄河风情线成为一种新时尚。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