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家:黄河流域千年彩陶符号或为汉字雏形 早甲骨文千年

发布时间:2021-09-29 17:00:4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图为论坛现场。张添福摄

中新网青海乐都9月28日电 (记者张添福)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在黄河上游史前人类遗址柳湾遗址所在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多位专家表示,黄河流域数千年前神秘的彩陶符号,或为中国汉字的源头、雏形。

青海省博物馆原文博研究馆员柳春诚28日在此间举行的“书说乐都——中国书法之乡论坛”上介绍,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殷商甲骨文之前,最接近图画文字的应为陶文。“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符号,明显具有象形和会意的性质。”

柳春诚说,20世纪70年代开始,青海省文物考古部门在该省柳湾遗址,发掘出土各类文物总量上万件(套),其中,彩绘陶器占陶器的40.9%,此地是黄河上游延续时间最长、文化类型最丰富、遗址状态最完整、出土陶器最多的一处远古文化遗存。

柳春诚介绍,在柳湾226座墓葬的679件陶器的下腹部或底部,发现上百种不同形状的彩绘符号,很像如今的汉字,比较常见的有“+”“×”“工”“中”“北”“巾”等笔画,这些符号无疑具有深刻的原始思维和实用功能。


柳春诚介绍,青海多地马家窑文化马厂期的陶器上发现300多种彩绘符号,尤其是“十”“卍”纹样,在不同地区同一文化时期的遗存中均有发现,由此印证,黄河上游地区各原始部族之间,在生活文化方面存在紧密联系与交融,部族间所创造的古老图形,为研究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图像线索。

对此,学术界主流解读其是陶工的标记,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代氏族的图腾标识,或是原始结绳记事的升华。柳春诚表示,但其已经具备了文字的要素,这与甲骨文中的个别字形极为相似,又比甲骨文年代早了约千年之久。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谷晓恒说,中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汉字吸纳多种因素、经过漫长时期逐步形成,陶文可以认为是中国汉字的起源之一。

柳春诚说,甲骨文极有可能是在新石器时代彩陶符号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新与演变中而形成的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所以彩陶上的神秘符号或许是中国汉字的源头或雏形。(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黄河济南段迎36年最大流量 防汛人24小时巡堤查险
严格落实黄河防汛班坝责任制,按照黄河专业技术人员和群防队伍1:3比例要求,尽快组织群防队伍上堤防守,并为群防队伍配齐防雨、防寒、救生衣等安全防护用品,做好长时间驻守准备。
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部署黄河流域山西段防汛工作
要做好应急保障,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准备应急物资、落实应急队伍,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抢得住”,坚决守住“水库不垮坝、重要河道堤防不决口、人员不伤亡”的防汛底线。要加强水库淤地坝安全管控,“三个责任人”要上岗到位,优化工程调度,提升拦洪、削峰、错峰能力。会后,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就做好黄河小北干流滩区、三门峡库区和小浪底库区的河道行洪安全和山洪灾害防御作了安排部署。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