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三长治河,一泓清水入黄河

发布时间:2022-08-12 10:07:14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一线讲述】

三长治河,一泓清水入黄河

讲述人: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石西乡党委书记、黄河柳林县石西乡段乡级河长贺世平

眼下正是黄河沿岸最美的季节。行走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不仅能闻到成片红枣林散发的清香,还能听到黄河水奔腾的声音。

我们石西乡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西部、黄河东岸。黄河干流由北向南流经柳林县五个乡镇,全长56.7公里,其中流经石西乡五个行政村共计17.8公里,占到黄河柳林段全长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沿黄五个乡镇中,我们石西乡是黄河流程最长、滩涂面积最大、涉河活动最多的一个乡镇。同时,方山、中阳、离石三县汇集到一起的三川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在石西乡境内汇入黄河。

这些现实因素和客观条件,使得河道管理工作和保护任务复杂繁重。曾经的黄河滩一度完全失去了该有的模样。黑乎乎的黄河水,连浇灌庄稼的水质标准都达不到,更别提饮用了。

2017年8月,柳林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县委县政府研究建立了“三长治河”的工作机制,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作为本乡镇的双总河长,扛起了所辖行政区域内河道管理保护的职责。

如今,队伍建起来了,乡里有乡级河长,并配备巡河员,村里有村级河长;机制搭起来了,乡级河长每周巡河2次,村级河长和巡河员每天巡河。每次巡河结束后,乡村两级河长要在专门的平台上详细登记巡河情况,对河道内乱倒垃圾、偷排废水等行为及时处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效果有目共睹,现在的三川河和黄河河道内违建、乱倾乱倒等现象全部清零,曾经水质为劣V类的三川河水已稳定达到地表V类以上水质标准,真正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我们还在黄河沿岸梁梁峁峁见缝插绿,河道沿岸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都种植了红枣林;在沿黄公路两侧全部栽植行道树,形成生态廊道。

如今,蜿蜒的沿黄旅游公路伴着黄河水一路同行,优美的生态画卷吸引着周边的人们。到了冬天,还能看见成群的水鸟在河面上嬉戏,生活别提多惬意了。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张勇、任爽、杨珏、万玛加、王雯静、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赵璐、马丽红、韩冰、武笑)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2日 07版)

“绿飘带”沿黄河蜿蜒
黄河河南段横跨中原经济带,全长711公里。近年来,河南持续对乱堆、乱占、乱采、乱建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统筹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以“四水同治”协同推进黄河流域治理,打造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人、河、城和谐统一的复合型绿色生态廊道。
三长治河,一泓清水入黄河
眼下正是黄河沿岸最美的季节。行走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不仅能闻到成片红枣林散发的清香,还能听到黄河水奔腾的声音。
甘南:黄河九曲中的首曲倒流
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后,一路蜿蜒东流,从青海久治县门堂乡进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木西合乡境内后,在阿尼玛卿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玛曲草原上左冲右突,到了四川若尔盖草原的唐克乡,突遇川北高山阻挡,不得不改变走向,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就如同一只臂膀,将玛曲揽入怀中,逆流向西400多公里,重返青海。这神奇的逆流一拐,便是著名的黄河九曲中的首曲倒流奇观。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