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十四五”期间黄河生态如何治理?自然资源部划重点

发布时间:2020-12-18 09:24:48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黄浩 | 责任编辑:李培刚

“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如何实现生态保护?17日上午,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就上述问题表示,自然资源部正在牵头编制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未来将重点解决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上游要大力开展封育保护,加强原生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施封山育林、育草和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二是在中游要完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水土沙化问题。

三是在下游开展重点河湖、黄河三角洲等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保证生态流量、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同时开展滩区的土地综合整治。

四是推进水蚀、风蚀区域的综合治理,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退化草原治理,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是加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治理。

据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黄河流域各省区有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1500多万亩,占全国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比例近50%。对此,周远波表示,将进行综合性治理和系统性修复。

此外,他还强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过程中,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要克服“单打一”,也要注意不搞整齐划一。二是要注意科学方法,立足自然地理格局,特别要注重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进行科学修复,追求实效。


河南偃师:走进“二里头” 感受文化魅力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246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四个部分,博物馆于2019年10月19日建成开放。
“十四五”期间黄河生态如何治理?自然资源部划重点
四是推进水蚀、风蚀区域的综合治理,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退化草原治理,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17日上午,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就上述问题表示,自然资源部正在牵头编制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未来将重点解决五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上游要大力开展封育保护,加强原生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施封山育林、育草和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五是加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治理。
济南高标准规划黄河生态风貌带 2公里示范段现雏形
目前,2公里绿道示范段已经基本形成。目前样板示范线路已经基本形成,济西湿地、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堤顶路2公里绿道示范段等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游憩观赏体验。“为提升市民黄河战略实施的获得感,我们还高质量策划了《黄河生态风貌带城区段样板示范线路近期建设提升方案》,尽快打造一条样板示范线路开放给市民游客。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