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黑鹳缘何偏爱这一片黄河湿地?
发布时间:2020-12-18 10:51:51 | 来源:大河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多样湿地,鸟类自由。寒冬时节,孟津黄河湿地,又迎来了“熟客”——黑鹳,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它,号称“鸟中大熊猫”,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这里一次性发现了70多只黑鹳,大河报记者也有幸见证了这70多只“一级来客”展翅飞翔的景象。
发现丨一次性发现76只全球只有约3000只
霜冷长河,冰冻泽陂。孟津河南黄河湿地国家自然级保护区内,虽然已是隆冬时节,却进入了一年中颇为热闹的时段。
风吹芦苇,瑟瑟作响;荷叶干枯,狼藉坑塘;水落石出,滩涂遍布。黄河经过小浪底、西霞院的约束后,流速放缓,河道变宽,邙山如带,成为黄河滩区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孟津和偃师的行政区划线。
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马朝红的引领下,大河报记者再度踏进这片黄河湿地,寻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大熊猫”黑鹳的身影。
前段时间,这里一次性发现了54只黑鹳,聚集在岸边的鱼塘里觅食。而记者一行刚刚穿越芦苇荡,靠近黄河岸边,一群黑鹳就已经闻声而动,纷纷飞起。马朝红立马放下手中的设备,对已经凌乱飞翔在空中的黑鹳进行现场统计。黑鹳在空中飞翔,越飞越远,马朝红已经统计了数遍。
“76只!”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她向记者一行宣布说。这算今冬以来一次性发现数量最多的一次。并不排除孟津黄河湿地的其他地方,还会有黑鹳的踪迹。
“20余年前,我刚参加工作,那时候一次性发现了7只黑鹳,就高兴得不得了。”马朝红说,这些年来,她一直和湿地内的各种鸟类打交道,也很欣喜地见证了鸟类种群的日趋丰富,看到来这里越冬的黑鹳种群的持续变大。2016年冬天,这里发现了80多只黑鹳,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黑鹳号称“鸟中大熊猫”。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种群数量的稀少。根据统计,目前全球黑鹳数量有3000只左右。不同于大鸨只集中于个别地区,黑鹳在我国多地都能见到,但数量一般比较稀少。比如三门峡的卢氏县,洛阳的洛宁县、嵩县,也发现有黑鹳,但数量基本都是个位数。而像孟津黄河湿地这样的种群,在国内实属罕见。
环境丨这里是水禽的绝佳栖息地
在孟津黄河湿地生存的禽鸟当中,黑鹳的姿态可以用优美来形容。成年黑鹳的体长超过1米,比鹭科的鸟类要大,飞翔之时,脖子向前伸直。身上的羽毛除了胸腹部为白色外,其他部位都是黑色的。
春夏时节,是它们的繁殖期。这时,它们会飞入我省的太行山区、豫西山区之中。黑鹳的巢,筑在高树上或岩石上,均较为偏僻,人为干扰少。马朝红说,截至目前,他们还没在太行山区、豫西山区发现或监控到黑鹳的窝巢,可见它们的选址有多么隐蔽。
每年国庆节前后,随着天气的变冷,它们便会开始一年一度的迁徙。但是,为什么孟津黄河湿地能吸引70多只黑鹳前来越冬呢?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河南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立地类型复杂,水域广阔,滩涂众多,水生动植物丰富,为水禽创造了活动、觅食及隐蔽的栖息地。
保护区内,最不缺的就是芦苇。芦苇是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的优势种,覆盖度达到了30%~40%。每年3月底,芦苇开始发芽生长,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和繁殖场所。除了自然湿地外,这里还有大面积的人工稻田,同样给动物们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
保护区内的人工湿地中,包括上万亩的荷塘,成为各种动物心爱的栖息场所。每年冬季,荷塘里剩余的鱼虾便为越冬鸟类提供了食物。
而每年5月,孟津县会盟镇都会种植上万亩水稻,直到10月稻田滋生出蚊虫,可供鸟儿和青蛙捕食,而一些鸟和青蛙则成为猛禽的食物。这里有一个较为天然的生态链,各种生物互相依存,和谐相处。
物种丨每年10万多只禽鸟越冬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的这首小令,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写照。
芦苇是鸟类天然的遮挡物。记者一行往往是刚走几步,还没来得及拨开伸来的芦苇茎秆,成群的水鸟就呼啦一下纷纷飞走了,在空中盘旋着,等到确定没有危险后,才会缓缓落下。
在这里,随处能看到大白鹭在陂塘外站立,能看见各种野鸭在沼泽里成群觅食,能看到苍鹭站成一排,如迷你版的电线杆那样笔直成一线。这里还能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喙部如铲一样向前平直伸出,和整个身体不怎么成比例。这里,还有《诗经》里关关的雎鸠,成群的鸬鹚或在黄河的沙洲之上,或在养鱼的坑塘旁边。偶尔有几只鹞子,翻一下身,加入鹭科鸟类的群落之中,等待美味的上钩。
附近的鱼塘,陆续都在清塘,渔民们将大鱼捞上来后,就结束了一年的劳作。坑塘里剩下的小鱼小虾,虽然对于渔民没有什么价值,却为在此越冬的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在这里,可以经常看到的景象是,这边的坑塘正在清理,附近已经有鸬鹚、白鹭等候鸟等待着,准备享用属于它们的美味。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当地积极开展湿地恢复示范引领,以会盟镇台荫、小集、扣西、扣马四村18000亩湿地恢复区为示范段,采取水生植物栽培、水系连通、隔离水带建设等措施,探索湿地恢复和生态保护经验和做法。
保护区多样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一些分布区很远的鸟迷失在这里。这样的鸟,被称为迷鸟。2008年,孟津黄河湿地记录到白颊黑雁,此后,又记录到斑脸海番鸭、黑雁、大火烈鸟。
马朝红说,在已记录的262种鸟类中,约110种都选择在这里繁殖。最多时候,孟津黄河湿地越冬的鸟类达到10万余只,在萧瑟的冬日之中,这里将显得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