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这么干

发布时间:2021-08-30 09:12:21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现状如何?“十四五”时期将怎么干?记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补齐短板,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沿黄9省(区)持续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逐渐增强,城市医废处置能力短板基本补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设施短板弱项突出,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运行维护能力不强,机制体制还不够健全,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积重较深,水质总体差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院长龚道孝说,“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处于攻坚期、窗口期,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机遇和挑战并存。

对此,《方案》提出,加快补齐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弱项,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污染物削减绩效,推进资源化利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建管并重”,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方案》明确,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太原、呼和浩特、济南、泰安、郑州、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10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地级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

该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因地制宜、补齐短板,节能低碳、绿色循环,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原则,系统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方面,要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分类施策推进污水处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350万立方米/日;推行污泥无害化处理,新增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约0.35万吨/日。

另外,在完善城镇垃圾处理体系方面,要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新增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约1.8万吨/日;补齐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口,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约2.8万吨/日,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约0.8万吨/日,改造存量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少于70个。

“‘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推行‘建管并重’,旨在统筹推进设施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运维。”该负责人说,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构建污水垃圾处理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完善以污染物削减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推广运营服务费与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削减量挂钩的按效付费机制。同时,推行专业化运维,鼓励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运行维护主体;创新运营管理方式,鼓励将不同规模、不同盈利水平项目整合打包授予特许经营权,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认为,建制镇污水处理应循序稳步推进,以资源化利用为导向推动设施规划建设。根据“按需而定、量力而行”原则,确定工艺路线和建设规模,避免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过剩和运行负荷过低等问题,保障污水处理设施可持续运行,提高污水厂运行效能。

在龚道孝看来,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应充分考虑上中下游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同时,也要着眼于流域整体性、关联性、系统性,统筹推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

减污降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方案》要求,加强资源化利用,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开展试点示范,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约300万立方米/日;做好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稳步推动污泥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新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50个。

胡洪营建议,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要通过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将符合相关标准的再生水就近回用于生态补水、工业利用和市政杂用等;合理布局分布式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实施分质供水、点对点供水。推进污水处理厂从“治污单功能”向“治污供水双功能”转变,通过政府购买生态补水服务和再生水市场定价等灵活机制,保障污水再生处理厂获得合理的“供水经济效益”。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胡洪营说,要以试点示范为契机,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等规划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研究开发和集成验证一批污水资源化利用适用成套技术;探索完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评估认证体系、市场激励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等,形成符合黄河流域特点、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污水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和可持续模式。

此外,龚道孝表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十四五”时期,应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本报记者刘坤)

济南:一座活力四射的“非遗之城”
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更是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今年来黄河以南最大规模强对流来袭
4月24日至27日,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来袭,河南、安徽、浙江等12个省区市将遭遇大到暴雨侵袭,河南、陕西等地降雨具有一定极端性,或破历史同期纪录。
内蒙古加快推进黄河河道整治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今年,我区持续加大河湖管护力度,深入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加快推进黄河河道整治工作。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