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书写服务黄河战略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6-14 10:38:0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刘珂珂 朱波 | 责任编辑:李培刚“黄河三角洲一直存在淡水短缺和土壤盐渍化问题,这里的主要农副产品沾化冬枣增质增收面临‘瓶颈’。我们的研究就是阐明区域土壤水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盐化特征,提出适宜该地区的农业灌溉咸水淡化处理工艺体系,建立沾化冬枣微咸水滴灌和微喷灌灌溉制度以及冬小麦微咸水灌溉模式,构建区域咸水资源安全利用效应评价与指标体系,为该区域咸水资源化利用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徐征和看着眼前硕果累累的冬枣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徐征和团队的“黄河三角洲咸水亚淡化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目前被滨州市、东营市等地水利和农业部门采用,累计推广面积达到65450亩,年均增收节支8000余万元,获得2019年中国农业节水科技奖,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作为以沿黄省区省会城市命名的高校,济南大学立足大学职能和根本任务,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深度融入
济南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积极对接沿黄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以高水平科研深度服务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其中,与河南兰一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构树7600亩,年育苗5000万株,建成产能20000吨的构树干粉饲料生产线,年产值达6000万元,助力黄河流域盐碱地治理、生态保护和构树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社会服务全面融入
济南大学秉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校地企业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瞄准黄河战略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济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结合新材料产业园区主导特色产业,发挥大学科技园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等职能,与园区共同打造“1+1”双轨服务模式,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孵化生态、做精双创服务,进一步推进校地融合,将学校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为沿黄地区发展蓄势赋能。
学科建设引领融入
济南大学调优学科专业布局,完善结构支撑,以学科建设引领融入服务黄河战略。构建支撑黄河战略的优势特色学科群,以申报省一流学科建设“811”计划为契机,基于学校“1+3+4”学科建设布局,凝练和培育特色学科方向;每年投入2000万元设置“揭榜制”学科重大课题,支持优势学科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学科交叉,提高学科服务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进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新增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应急管理等专业,停招15个专业,在文旅产业、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十强”产业方向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重点聚焦沿黄省区亟需专业,每年在山东以外的沿黄八省区投放本科招生计划800余人。(刘珂珂 朱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