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乌兰布和示范区:风吹麦浪羊肥苗壮 绿富同兴效益共赢

发布时间:2022-07-20 10:36:36 | 来源:内蒙古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每天一大早,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示范区巴音木仁苏木上滩嘎查的农户丁建华就早早来到了麦地里,查看今年麦子的长势。以前,丁建华每年只种个1到2亩地,能够满足一家人的口粮。2021年,嘎查建成面粉加工厂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嘎查农牧民种植的麦子,这样一来,一亩地要比以前多增收几百元钱。看到种植小麦能保障和稳定增收的丁建华,今年种植了23亩小麦,并与面粉厂签订了收购订单。

“嘎查面粉加工厂跟农户签订合作订单以后,老百姓心里也有底了,种小麦的积极性也高了,这是个既能保障农户增收又能稳定粮产的好事情。”看着绿油油的麦地,丁建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近几年来,乌兰布和示范区巴音木仁苏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探索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积极在传统优势产业中寻求突破,找出适合各嘎查发展的新“良方”,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不仅有效地发展壮大了嘎查集体经济和实现了农牧民增收,也助力了乡村振兴。

上滩嘎查是巴彦木仁苏木最靠近黄河的一个嘎查,耕地较多,农牧民种植小麦经验丰富,但由于没有销路,农牧民每年只种满足自家一年口粮的小麦。面对嘎查农牧民收入徘徊不前,该苏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长效发展机制,给上滩嘎查指明了方向,嘎查依托有机小麦种植经验和老崖滩红小麦的品质优势,以及现有的小麦加工小作坊,投资230万元,注册商标“上滩尚禾”,建设面粉加工厂。目前,面粉加工厂日生产能力为20吨,产品销售给周边企业,面粉厂还将每年收入的80%用来给所有嘎查农牧民分红,为村民打开了增收新渠道。如今的上滩嘎查不仅着力发展高端面粉,还瞄准了新商机,助力嘎查集体经济更上一层楼。

“为了不断壮大嘎查集体经济,进一步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我们还计划建设温棚和饲草料加工厂,让嘎查农牧民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广。”上滩嘎查党支部书记吴军旗告诉记者。

同样将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的还有巴彦套海嘎查。该嘎查通过农牧民集体讨论,提出依托嘎查土地资源实际发展农牧民最熟悉最有发展基础的养殖业。近年来,该嘎查通过以项目扶持资金、帮扶企业赞助、嘎查自筹及养殖户投工投劳等方式,建设了邵布来沟规范化养殖基地,并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目前已建成9栋棚圈,繁育肉羊、育肥羊240余只。在合作社引领下,如今,在巴彦套海嘎查不仅家家户户都从事养殖,为了让养殖业健康发展,该嘎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施饲养草料种植,既保障养殖产业的自给自足,还提振了嘎查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信心。

“今后,我们将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引领,不断强化村民科学养殖,并进一步利用好嘎查的草场优势,夯实发展基础,把嘎查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让嘎查的养殖产业成为农牧民共同致富的产业。”巴彦套海嘎查党支部书记马兴文说。

据了解,目前,乌兰布和示范区根据各嘎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嘎查集体经济合作社作用,对现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着力做好农畜产品加工品牌推广工作的同时,编制完成6个嘎查村庄规划和巴彦木仁苏木特色产业规划,盘活了乌兰素海30座温棚,实现嘎查稳定增收;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累计建设棚圈267座,并通过退牧还草、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项目,健全完善养殖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农牧民养殖收入;同时,还以“绿富同兴”为落脚点,通过持续发展特色沙产业,培育沙地甘草2000余亩,嫁接肉苁蓉5000余亩,种植锁阳21000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记者刘宏章实习生刘丽娜)

解读《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如何更好让黄河文物“活”起来
近日,国家文物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从“加强黄河文物资源调查”“实施黄河文物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等角度,全面挖掘黄河文物价值。
乌兰布和示范区:风吹麦浪羊肥苗壮 绿富同兴效益共赢
每天一大早,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示范区巴音木仁苏木上滩嘎查的农户丁建华就早早来到了麦地里,查看今年麦子的长势。以前,丁建华每年只种个1到2亩地,能够满足一家人的口粮。
创新种植模式 晚播小麦喜获丰收
七月的齐鲁大地,处处麦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山东省高唐县汇鑫街道王贵村超辉种植合作社,由科技特派员指导种植的800余亩绿色无公害黑小麦喜获丰收。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