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河湟谷地:山川草木葳蕤 河岸绿映清波

发布时间:2022-07-20 10:46:28 | 来源:青海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黄河滔滔,裹挟泥沙奔涌向东;湟水迢迢,孕育两岸肥沃土地。在青海东部,有一片黄河和湟水河相拥流经的故土,称之为河湟谷地,这里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

炎炎夏日,行走河湟谷地,天空湛蓝纯净、河面清澈如镜、群山苍翠峭拔,满目皆是美景。美不胜收的景色背后,是坐落在河湟谷地上的各州市不断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硕果。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海深入打好河湟谷地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噪声环境质量,不仅有力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而且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江河久治,河水更清了

山长水阔、绿草如茵,近两年北川河湿地公园成为西宁市一道新风景。

北川河是湟水河一级支流,因其泥沙含量较大,为阻止泥沙流入湟水河,北川河河道治理时在公园上游修建了一座面积25公顷的沉沙池,在河面依次打造6道景观水坝,起到了泄洪排沙、增强抵御洪水的作用。

持续不断的水生态治理给这里带来了巨变,原本脏乱差的河道经过治理变成了湿地公园,引来白鹭、赤麻鸭、斑头雁等鸟儿栖息,而其毓秀青翠、山川相映的美景,也吸引无数市民到公园休闲打卡。

作为一条承载重要发展意义的生态河流,实施湟水河系统性综合治理、让湟水河变清澈是两岸群众的共同期盼。北川河湿地公园的变化,成为我省湟水河治理的缩影。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治水见真章。近年来,我省在西宁市相继实施了湟水河河道综合治理及滨水休闲绿道建设、北川河生态河道建设、湟水河湿地海绵化改造等项目,建成了海湖湿地、宁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三大片区,湿地面积和湿地率显著提升。

水污染问题在河里,但根子在岸上,只有岸上的问题理顺了,河道治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大小河道才能清水长流。

在过去十年间,西宁市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对全市1693个入河排口进行逐一监测溯源,积极治理水土流失,全面构建“2+6+N”的河湖长制闭环管理模式,将75条河流、23座水库、96座涝池等涉水区域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实现了涉水区域全覆盖。

数据显示,从2019年起,西宁市湟水流域重点考核断面连续3年水质达到III类,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100%。

一项项有效举措,深入治水的“毛细血管”,换来母亲河的碧波荡漾。

“智慧”管理,天空更蓝了

做好河湟谷地的生态环境监测不容易,地方大、监测内容多、数据分析复杂,但如今这些困扰技术人员的老问题,正通过新技术得到解决。走进海东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在智慧大屏上,一项项利用数字技术采集汇总的建筑扬尘、水环境质量等相关数据一一呈现。

“系统整合接入了各环境业务数据,执法监察人员及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APP或电脑网络端实时查看,如遇到超标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相关人员,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监测站工程师张宏霞说。

当前互联网与和各行业深度融合,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用好数字技术,不仅能够精准识别、及时追踪新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能够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新的方法。

以“智慧”管理为强大支撑,海东市打好“蓝天保卫战”按下“快进键”。

2021年底,海东市综合监测中心正式启用,扬尘监管及智慧环保监控系统投入运行,建成规范的监测仪器室、洁净生物室等,配置了常规仪器设备100多台套,大型精密性设备10台套,实验室装修做到了分析过程人机分离,为集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生物等126个监测项目的市州级一流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以“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全天候守护好青山绿水。

此外,海东市严格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八个100%”,全面实施煤改气和煤改电,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强化淘汰柴油货车力度,27家铁合金及碳化硅企业完成烟气回收装置提档升级。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河湟谷地“蓝天保卫战”成果显现,2021年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3%,PM_10年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PM_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

源头预防,土壤更净了

工业化使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同样也带来了工业固体垃圾、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粗放的垃圾处理方式导致了土壤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处理垃圾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9年5月,西宁市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从那时起,如何使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成为最终目标。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西宁市积极培育和引进固废领域龙头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改进工艺水平,构建特色循环链条,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质量,26个“无废城市”建设项目累计预算投资近43亿元,初步形成10条固废利用处置链条。

同时,西宁市先后创建绿色邮政网点106个、绿色快递网点451个、绿色餐厅35家、绿色矿山9家、绿色节能型机关单位2个,市级绿色商场3个、市级绿色学校268个、市级绿色家庭1005个、市级绿色社区48个;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西宁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60.5%;深入开展“无废”理念进学校、进机关等“七进”活动。

如今的西宁,已凝练出第一批4个青藏高原“无废模式”在全国推广示范,建设“无废城市”已成为全民共识。

河湟谷地是我省人口集中分布区,也是全省的菜篮子基地,打好河湟谷地“净土保卫战”、处理好固体废物垃圾、持续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能否“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严格管控和修复受污染地块,完成4.454万公顷农用地、134块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统推进历史遗留铬污染场地管控修复治理工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铁腕利剑,生态更好了

今年1月5日,青海耀华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案,经过各方第二次磋商达成协议,这是海东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也是海东市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生动体现。

自省委省政府印发《青海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海东市成立了海东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海东市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与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督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各项工作按时推进落实。

通过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近三年的积极推进,目前海东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初见成效,期间召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推进会1次,梳理排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20余条,成功磋商7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涉及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多种类型,通过自行修复、异地替代修复等方式,共恢复治理土地约4.33公顷,处理处置固体废物3808吨,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达45万余元,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正逐步向“应赔尽赔”的方向稳步推进。

此外,海东市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边开采、边恢复”要求、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等措施,对全市38家矿石企业、262个问题图斑全部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完成采坑回填覆土、采区刷坡植绿、渣堆清理平整等整改工作,并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对已完成整改的矿山企业和问题图斑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水、气、土污染防治,铁腕治理、综合施策,河湟谷地各州市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

绿色,是河湟谷地永远追逐的色彩,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们也将不断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做好保护环境日常,让河湟谷地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记者李庆玲)

复垦归田,粮食生态双“丰收”
2019年起,宁夏开启了对废弃矿区的集中整治,近万亩废矿经过修复、复垦成为耕地。哪些地方适宜进行修复改造?修复完成的耕地,如何长效保护利用?宁夏进行着探索。
河湟谷地:山川草木葳蕤 河岸绿映清波
黄河滔滔,裹挟泥沙奔涌向东;湟水迢迢,孕育两岸肥沃土地。在青海东部,有一片黄河和湟水河相拥流经的故土,称之为河湟谷地,这里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
解读《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如何更好让黄河文物“活”起来
近日,国家文物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从“加强黄河文物资源调查”“实施黄河文物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等角度,全面挖掘黄河文物价值。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