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黄河安澜】二里头遗址:数千年等待 架起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2-09-17 10:0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中国网洛阳 9月17日讯  (记者李培刚) 千百年来,黄河养育着中华儿女,见证着华夏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一座遗址的发现,从考古上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掀开了中国最早王朝的面纱,这就是二里头遗址。近日,记者随“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探寻这一伟大考古发现。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绿松石龙形器 中国网李培刚摄

据介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约为距今3800年至3500年。这里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城之一,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以及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更是发现了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骨猴 中国网李培刚摄

考古资料显示,早在二里头都邑出现之前,这片土地上就零星分布着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若干小聚落。考古发掘成果显示,二里头遗址的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

连体陶鼎 中国网李培刚摄

据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学者对二里头遗址繁盛时期的人口进行了估算。有的说法是,当时人口有6200多户,总人数当在3.1万以上;也有学者推测当时人口为2.2万至2.8万;还有学者估算当时人均占地面积为148平方米,推算人口约2万。尽管不同学者的估算结果不完全相同,但都显示当时人口数量达到了“万级”。

象鼻盉 中国网李培刚摄

乳钉纹铜爵 中国网李培刚摄

人工合金技术的掌握,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在二里头遗址,青铜礼器是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从二里头文化一期到四期的铜器中,纯铜所占比例不断减小,青铜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合金材质中砷、银、铅、锡等元素的含量不断变化,这体现出“二里头人”冶金技术从发端迈向成熟的过程。

陶罐 中国网李培刚摄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前言中这样叙述: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汇多元以成一体,绥万邦而达天下,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由此奠基,华夏第一王都从这里走来......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已经60多年,其呈现出统领天下的中央王朝气象,为世界架起了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桥梁。

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的陶器 中国网李培刚摄

黄河甘肃(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9月21日,记者从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获悉,省水利厅日前对黄河甘肃(兰州)段防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成员全票同意黄河甘肃(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二里头遗址:数千年等待 架起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桥梁
千百年来,黄河养育着中华儿女,见证着华夏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一座遗址的发现,从考古上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掀开了中国最早王朝的面纱,这就是二里头遗址。近日,记者随“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探寻这一伟大考古发现。
黄河小浪底:承上启下精准调控 让黄河成为造福百姓幸福河
20年多前,在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的小浪底村,一道大坝将大含有大量泥沙的黄河水沙拦下。多年来,水利工作者在这里不断探索黄河泥沙的治理之路,创新地提出 “一高一低”的思路,利用黄河干支流水库群实施联合调度,调水调沙,重新协调黄河的水沙关系。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