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德州:十年蝶变 筑梦黄河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2-11-17 09:34:1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万里黄河一路奔流到海,经过德州境内仅有63.4公里。

然而,就是这短短百里,却有着10余处弯曲,尤其是南坦险工,河道宽度为黄河下游最窄,号称黄河入海的“咽喉”。

就是在如此险峻的形势下,德州一手抓河道安全与流域生态保护,一手抓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去十年,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黄河文化与观光、旅游、民俗体验及休闲等多类型跨界元素有机融合,在黄河岸边筑起一座旅游高地。

黄河滩上起新城

集书画、雕塑、古生物化石与园林等艺术于一体的齐河黄河文化博物馆群,规划建设了黄河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馆、根雕博物馆、地矿博物馆、古生物化石馆、动物标本馆、盛世瓷器博物馆等20座不同主题的博物馆群。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项目建成后,一座占地面积近6000亩的“博物馆城”将屹立在黄河岸边。

德州千里黄河北展区,最丰富的资源是荒滩。“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绿、三分之一开发建设”的思路,为保护、修复黄河生态资源、盘活黄河荒滩指明了方向。

绿色环保低耗能的旅游产业,成为德州开发黄河北展区的首选。从2011年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建成,到2014年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开业,以及2017年泉城欧乐堡水上世界投入运营,再到泉城欧乐堡动物王国、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齐河博物馆群等项目接踵落地,一个千亿级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在德州黄河沿岸崛起。

黄河故道成了“聚宝盆”

生态环境优先、产业发展联动——德州坚持生态环境“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相结合。面积达6000余亩、百年以上古桑树达2万余株的古桑树群成为破题关键。德州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以打造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为抓手,挖掘积淀千年的农桑文化。

一业兴、全盘活。“桑树全身都是宝”的思路启发了德州人,他们围绕“一株桑树”做文章,创造出许多德州好品。围绕桑产业进行全元素开发,通过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加大成果转化和专利研发力度,打造了一批消费者喜爱、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包括古桑茶、桑椹果干、桑叶精粉、桑叶面条、桑椹酒等200余个品种,使桑产业成为当地重要产业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发展起桑产业企业30家,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60家,形成集桑树种植、桑产品加工、桑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于一体的完整桑产业链。

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品牌

德州坚持规划引领,先后编制完成《德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德州在大运河保护与开发中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思路,运河德州段也成为运河全线实景保留古运河风貌的河段。

按照国家建设大运河文化公园的统一部署,德州聘请院士领衔的设计团队编制完成88平方公里南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启动“一廊六片”文化景观带建设,开发黑陶、剪纸、红绿彩等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集中展示生态廊道、漕仓遗址、古村聚落、运河水街、工业遗存等历史景观,建设“水上行、岸上游”系列项目,打造多维度、沉浸式旅游体验场景。

德州谋划实施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牵手工程,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品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梳理龙山文化、运河文化、董子文化、黑陶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加强黄河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培育新兴文化业态。

甘肃首座黄河特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从省公交建集团获悉,日前,随着最后一节塔柱完成混凝土浇筑,甘肃首座双向八车道黄河大桥——国道312线清水驿至傅家窑一级公路项目桑园子黄河特大桥,实现北岸两幅主塔全面封顶,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德州:十年蝶变 筑梦黄河新图景
然而,就是这短短百里,却有着10余处弯曲,尤其是南坦险工,河道宽度为黄河下游最窄,号称黄河入海的“咽喉”。
为了黄河安澜,他和同事们倔强地守在悬崖上
从空中看,黄河在700多公里晋陕大峡谷中蜿蜒穿行,经过壶口咆哮而下,冲向峡谷最南端的险关隘口——龙门。此处两岸陡壁夹峙,河水破“门”而出,一泻千里,奔向中原。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