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治 银川之智 共筑人水和谐
发布时间:2020-07-06 11:04:257月5日,湿地与田园风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塞上江南美景图。 本报记者李靖摄
黄河从宁夏平原穿流而过。 本报记者李靖摄
郭英茹指导年轻同事开展监测。本报记者安稳摄
太中银铁路黄河大桥的沿线风光。本报记者苏勇摄
全面打响黄河保卫战,黄河之治的银川作为,换来母亲河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银川将打造一条集“生态保护、黄河风情、休闲游览”于一体的黄河生态廊道,筑起祖国西北的生态安全屏障。
关键词 呵护生态 净化水质 人水和谐
黄河与银川的相遇,织就了银川平原无数精彩和奇迹。一个村庄的故事、一条排水沟的故事、一片湿地的故事、一批河长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是湖城儿女的治水智慧。
探寻湖城儿女呵护母亲河的足迹,记者采撷到了银川铁腕治理黄河水的担当与作为。透过镜头,这些担当与作为次第延展。
1退出河滩地 重现母亲河生态本色
“河滩上种了15年的地,舍不得也得舍啊!”说起河滩上那四亩三分地,永宁县望洪镇东和村村民王森林眼里泛着难以割舍的泪花。15年,靠着这四亩三分地,王森林和媳妇撑起一个家,养育了懂事能干的儿子,又带大了乖巧懂事的孙子。
今年,河滩上不再有王森林耕种的身影。
“为了咱的绿水青山,舍不得也要舍啊!”王森林说。
从舍不得到不得不舍,王森林和村民们一样,都知道这是为了保护黄河生态的千秋大计着想,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种下福根。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新原本以为收回河滩地的工作会很难做,没有想到村民们在万般不舍之下,还是通情达理、眼光长远。
王成新告诉记者:“大家伙都知道,河滩上种地影响泄洪不说,化肥农残还影响黄河水质、破坏黄河水生态环境。洪水来了损失最大的还是咱农民自己。”
今年,东和村480户村民让出1270亩河滩地。退出河滩地,换来的是黄河水质持续提升、黄河沿岸生态持续向好。还原黄河沿岸生态本色,银川的努力不止于此。
今年,兴庆区通贵乡河滩村黄羊沟旁的河滩地违建养殖场彻底拆除。违建养殖场拆除给村民们上了一课:黄河沿岸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法理不容、绝不姑息。
通贵乡副乡长石坤今年也松了口气:“汛期不用再担心村民养的牲畜被淹,谁也不敢再在黄河岸边搞养殖,祸及子孙后代的事儿坚决不能干!”
在兴庆区武警小区附近,第二排水沟沿岸的排污口可以看到封堵的痕迹。沿线的排污口被逐一封死,居民们是最大受益者。“往主干道走都要经过第二排水沟,以前都是远远躲着走,现在沿着沟边走环境好多了!”居民丹丽玲说。
在银川保卫母亲河的战役中,从源头减少化肥、农药、污水入黄,从根上清除沿黄岸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最大限度减少黄河岸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和干预,银川正为黄河沿岸生态本色恢复吹响集结号。
银川市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银川市为黄河河滩地停种回收工作建立了“四乱”问题销号台账,银川黄河段河湖环境明显改善。今年,银川市启动了黄河银川段干流滩地综合整治修复项目,银川四县(市)区已收回河滩地18.93万亩,依法打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持续开展。
2精耕细作治水情 换来清流惠百姓
在银川,黄河水徜徉83.8公里,铺就黄河宁夏段21.1%的塞上长卷,银川也因黄河而坐享“塞上湖城”美誉。
从吴忠市叶盛公路桥黄河入水口断面,到平罗黄河大桥出水口断面,黄河水在这一段接收着最严格的“体检”。银川市环境监测站38位监测员长期坚守着为黄河水“体检”的使命。
“测量设备越来越智能,测量效率越来越高速,我们对黄河水质的监测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监测黄河水质30年的老监测员郭英茹,对监测技术的突飞猛进感慨颇深。
在银川市环境监测站,存放着不同类型的上千个水体样本。这些样本中,有的来自于黄河断面水样,有的来自于排水沟,有的来自于湖泊湿地,还有眼下银川人正在饮用的黄河水。
为了让放心水汇入黄河,像郭英茹一样的监测员们对水质“体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2020年上半年黄河银川段3个水质监测断面平均浓度均达到Ⅱ类水质。水质提升背后,是银川精耕细作、统筹布局洒下的治水智慧。通过消除黑臭水体、建设银川滨河水系净化湿地扩建连通工程,银川市凭借黑臭水体治理示范项目成功入选2019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评选的第三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而银川滨河水系净化湿地扩建连通工程的建设则为黄河银川段量身打造了一湾天然的二次净化池。
银川市市政管理局城市用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银川市采用“一沟一策”的治理方法,投资1.35亿元对第二排水沟、银东干沟、城市四排沟等9条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2018年,银川9条黑臭水体全部变身城市带状休闲湿地,黑臭水体恶臭不堪、蚊蝇肆虐的景象一去不复返。银川的8个污水处理厂也在这一年提标改造,出水水质全部达到Ⅰ级A排放标准,为下游沟渠和黄河生态的整体保护装上了净化器。
曾经汇入黄河的9条排水沟如今统一汇入滨河水系,入黄排水口从9个变成1个。由银川滨河水系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形成的长约50公里、面积约1.1万亩的滨河水系,成了黄河银川段的天然肾脏,为黄河水质净化体质加码,是黄河水体净化的又一创新。站在滨河水系沿岸,10.5万平方米的石墨烯催化网,通过光合作用吸附降解了水体中的各类污染物,为滨河水系沿线湿地装上了“过滤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水智慧,让今天的入黄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质以上标准。
3河湖水系治有方 “一张蓝图”筑屏障
2019年5月,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办事处唐徕社区成立。年轻的卜雅楠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同一时间,也成了上海西路街道办事处唐徕社区唐徕段的三级河长。
“我是最基层的河长,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是我的责任!”3000米的巡河路程,每周巡河两次,卜雅楠既是唐徕段的守护者,也是沿岸绿化环境持续向好的见证者。就在2019年10月以前,卜雅楠负责的唐徕段西侧还是一片裸露空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遍地,让生活在唐徕渠西侧的居民怨声载道。
当年10月的一天,一辆铲车驶入这片废墟。2020年的春天,这里的精致开始变得不同。如今,周围居民打开窗户,就能望见渠边绿意盎然、草长莺飞的景象。
发现有杂物漂浮、占用河道、水体异样、污水偷排偷放等情况,卜雅楠都会通过“巡河通”APP第一时间上报情况。银川市河长制办公室接到上报后会第一时间转交到各县(市)区或者相关单位进行限期督办。河长是否巡河,巡河路线是否完整,一款“巡河通”APP就能全程记录河长的巡河轨迹。
点滴汇聚,涓流成河。在银川,共有794名河长为黄河水筑起智慧巡河的壁垒。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工作体系,将全市所有河湖纳入河长制范围,河长制在银川实现了全域覆盖。2019年,四级河湖长全年共巡河32906次,上传巡河问题工单185条,受理河湖投诉37条,办结率达90%。
银川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10年间累计投入24.5亿元开展退田(塘)还湖、河湖连通、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湿地管理等项目建设,全市现有湖泊湿地面积5.31万公顷,水域面积占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0%。自然湖泊湿地近200个,百亩以上湖泊128个总面积12.32万亩,拥有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794名河长有序驻守在黄河流经的地方,全面打响了黄河保卫战。银川铁腕落实河长制,换来黄河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保护好母亲河,不仅是当下的生态建设大任,更是福泽子孙万代的大任。”银川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河银川段两岸河滩地生态修复规划》已经启动,规划方案正在进行深化,规划初稿已经完成。
负责规划编制的北京中林国际林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安荣说,对黄河最好的保护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用最简约的手段恢复黄河沿岸的生态本底。
向着这一目标,银川计划利用规划区内现有生态资源,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手段开启黄河保卫战的新征程。按照区域划分,专家们为滨河大道沿边、河滩地内、黄河洼地设计了不同的养护修复蓝图。
按照城市开发建设“一张蓝图”的全局思路,《黄河银川段两岸河滩地生态修复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与黄河沿岸融为一体,林、田、湖、河有机生长。银川将打造一条集“生态保护、黄河风情、休闲游览”于一体的黄河生态廊道,筑起祖国西北的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