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践行国家战略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发布时间:2020-12-30 09:52:19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践行黄河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活动现场图

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共同主办的黄河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探寻黄河之美”凯旋仪式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探寻黄河之美、弘扬黄河文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建言献策。

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黄河委员会主席王健:

黄河保护治理任重道远需多行业推进多地区联动

谈及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王健表示,自10月26日活动在青海启动以来,探访车队从雪域高原一路到东营入海口。行雪域、跨高原、穿峡谷、越平原,历时两个月的调研采访,取得了丰硕成果。各领域专家深入黄河沿线地区走访,紧扣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黄河文化等社会关注热点,用生动实践反映黄河流域社会进步,用鲜活事例记录黄河治理成就,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再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风貌。

九曲黄河万里,贯穿古今,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河,孕育万物的生命之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

王健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保护治理工作。2019年9月18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黄河生态流域保护治理提供了总方针、总纲领。2020年10月14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宏伟蓝图更加清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黄河水利委员会深感责任重大,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的主线。”王健说,黄委坚定不移地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方位对接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系统编制落实方案,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黄河立法,全力做好确保防洪安全、提供优质水资源、打造健康水生态、建设宜居水环境、弘扬黄河先进文化的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的绚丽篇章。

“黄河是一条复杂难治的河流,机遇中蕴含着挑战,征途中充满了艰辛。”王健还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黄河保护治理依然任重道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落实中央保护治理黄河决策部署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集中各方智慧,多维度研究、多行业推进、多地区联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同频共振,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创新与绿色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吴金希:

优化完善经典路线深入挖掘黄河之美

吴金希表示,黄河缔造了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开放包容、吞天吐地的雄伟气概和伟大精神。千百年来,黄河流域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

在吴金希看来,2020“探寻黄河之美”既是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的生动实践。

12月9日召开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调,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扎实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希望相关方面尽快总结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优化完善经典路线,力争打造成一道联系黄河流域上下游各省区群众,相互协作、协同发展的亮丽风景线,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让大家更能感受到母亲河之脉搏、之灵魂、之壮美。”吴金希认为,这种壮美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生活之美、产业之美、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和文明之美。

吴金希还指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不一样。黄河流域文化底蕴比较深厚,但是上下游各个省之间的经济联系没有像长江流域那么紧密。黄河流域九省区经济差距比较大,产业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政府、学界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人居环境专委会秘书长张晓彤:

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黄河流域发展意义重大

张晓彤指出,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

2015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获得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具体包括减贫、农业、人均、生态等17个方向。中国是最早承诺并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家之一,五年来已经形成非常多的成果,包括减贫、城镇化建设等。我国区域性战略也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

“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实现了黄河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大战略的耦合。”张晓彤举例说,目前国务院批复或正在加快推进的11个国家级的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共11个,黄河流域共有四座城市;已经批复的189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黄河流域有57个。这充分说明,黄河流域对于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多么重要。

张晓彤介绍,在此次活动考察基础上,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联合发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行动之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考察报告暨黄河沿线城市可持续发展进展专题报告。

以黄河沿线43座城市减贫为例,张晓彤称,经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整体贫困已基本得到解决,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局部致贫原因仍多样,防止返贫仍需重点关注。另外,在生态保护方面,沿线城市土地沙化趋势已得到遏制,生态修复效果显现,其中,陕西省延安市森林覆盖面积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130万亩。

此外,张晓彤表示,中国在人居方向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在住房、交通、公共空间等方面,但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和时度不均衡问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协调解决。

他还表示,黄河之美有两个层次,一是功能美,二是形态美。如何将“两美”更好地连接在一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景观。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非常详尽的景观特征评估以及规划。“我们呼吁,推进国家和地方景观的立法工作,积极将其纳入地区、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来支持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

黄河生态仍非常脆弱可持续发展需集聚众力

应盛认为,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在这次考察调研中,我们看到了从绿色建筑到能源变革,从湿地保护到气候变化应对,从乡村振兴到人居环境的改善等,这些都证明了黄河流域所发生的变化,以及我国为了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不过,应盛也指出,在这次活动过程中,也深切感受到黄河生态依然非常脆弱,要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各界社会力量的加入。只有大家加入进来,共同努力,黄河才能够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可持续发展,才会眼前有灯,脚下有路,未来有光。

应盛认为,驻华机构有传递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职能,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应该更好地传递黄河故事。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表达,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讲好新时代黄河流域的故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委会秘书长牛存稳:

节约和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


牛存稳指出,黄河流域沿黄九省区到了中游,水资源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突出。此次调研发现,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水灾害频发等问题仍存在。

结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水资源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牛存稳认为,一是要节约;二是要保护环境。在他看来,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把这两个问题做好了,才能抓住最根本的核心。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80%,而在国际上公认4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用水量大了以后,怎样实现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是很重要的工作。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什么是幸福河?怎么评价?如何来建设?牛存稳表示,“我们也做了很多思考、探索和研究。”

牛存稳表示,判断一条河是不是幸福河需要三个依据。首先是安澜之河,保证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二是优质水资源,水不仅要够用,还要提供优质的水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服务;三是要有健康的水生态以及宜水环境和先进的水文化。

此外,牛存稳还指出,涉水产业发展研究也很重要,要想办法把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品牌部总经理栗芳:

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栗芳认为,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的举办,对宣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战略价值、发展空间、产业方向、合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

据介绍,作为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的支持单位,中国太保向探寻队伍赠送了总保额550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中国太保青海、四川、宁夏、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沿线18家产、寿险机构,分别派出入队人员,同心同向、接力前行,共同扛起“中国太保在行动”的大旗,沿着九曲黄河一路闪耀向前。探寻过程中,黄河沿线九省区的500多名中国太保客户应邀参与活动,共同聆听黄河故事,探寻思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栗芳表示,中国太保期待与黄河沿线各省市地区政府及相关方面共同携手,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为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添砖加瓦”,为助力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格局贡献“太保力量”,让黄河儿女拥有更加全面丰富的风险保障,让黄河儿女享有更加幸福快乐的健康生活。

济民可信集团副总裁、金水宝制药总裁李鑫:

黄河流域中医药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李鑫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药文化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此,金水宝制药深度参与了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寻找新中药振兴发展的原动力。

在青海,我们开展了金水宝溯源之旅,回到了冬虫夏草的产地化隆县,看到当地的生态环境正持续改善,曾经的贫困帽子也已摘掉,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在山东,我们与国学大师对话,共同探讨中医药在中华文化中的定位与价值,厘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思路,展望中医药的广阔未来;黄河流域内,各种历史遗迹、历史名城、中医药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沿黄九省区共有南阳医圣祠、药王山孙思邈故里、甘肃岐伯文化园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多达20余家……李鑫娓娓道来。

“相信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的相关成果,将为黄河流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更多思考,提供更多思路,给出更多建议。”李鑫表示。

在李鑫看来,将中医药产业链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将有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不过,他也指出,虽然沿黄九省区中药材储量丰富且各有特色,但各省份中医药产业力量相对分散,尚未形成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医药资源及产业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当然,这也预示着黄河流域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将大有可为。金水宝制药将以此为契机,充分投入资源,与黄河沿线省区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传承黄河流域中医药文化,开发利用好中药材资源,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中药,助力产业和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寒地冻!黄河千里追冰记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12月29日10时许,黄河凌情巡测队员谢涛和马韬来到内蒙古三盛公水利枢纽闸前巡测。这是12月25日拍摄的黄河内蒙古磴口河段的封冻河面(无人机照片)。黄河本年度凌情,从11月23日首次出现流凌、12月4日出现首封,到12月29日宁蒙段封冻长度达到五百多公里,这些重要凌情的现场目击者和第一上报人,正是包括谢涛和马韬在内的黄委宁蒙局巡测队队员,他们是黄河千里冰封的“追冰人”。
践行国家战略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我国区域性战略也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在吴金希看来,2020“探寻黄河之美”既是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的生动实践。活动现场图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共同主办的黄河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探寻黄河之美”凯旋仪式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
王广振:“黄河故事”山东篇,应该怎么讲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