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以审计促整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06 14:13:47 | 来源:甘肃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原标题:发挥职能优势强化责任担当
——甘肃省以审计促整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周密筹备,自2020年8月起,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甘南、临夏、兰州、白银、平凉、庆阳、定西、天水、武威等9市(州)及辖区58个县(市、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了政策落实、生态修复与治理、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和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等情况。
充分论证,扎实做好审前准备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常年以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用水短缺和污染并行,加剧了水资源供求的严峻态势。
省审计厅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计领导小组。根据黄河流域甘肃段的主要特点,突出水源涵养和补给区、水土保持区、污染防治区区域特点开展审计。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协同机制,确保统筹推进。
审计组对担负生态管理保护职责的10余个省直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集中组织人员系统学习研究国家和省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整理收集出台的文件法规,同时与审计署相关部门进行业务衔接,充分借鉴和吸收审计署开展长江经济带和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的成功经验做法。
审计按照“摸清家底、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课题化标准和要求,客观评价取得的积极成效,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的建议,促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方法,增强大数据审计穿透力
结合甘肃省实际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审计组明确了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强化落实措施,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
在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中,审计组通过座谈交流、审阅资料、核对数据、实地查看等方式,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水源涵养、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行业专题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叠加分析、影像卷帘、影像判读、空间对比、空间统计等方法,以甘肃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底,运用现代测绘遥感信息、GIS与互联网、GPS等技术,对黄河干流河岸变化、河道管护治理、河岸崩塌、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最终形成各类疑点图斑,提高了审计效率。并将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案例编写成册,在全省审计系统进行积极推广,增强大数据审计的穿透力。
以审促改,打通整改工作“最后一公里”
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负起“上游责任”、做足“上游文章”、体现“上游水平”。
据了解,2016年至2020年6月,中央、省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修复、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有效治理黄河流域污染和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审计调查也发现,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审计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结合,提升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能力;水岸联动,推进水环境统防统治;深度节水,强化水资源高效利用;政策引导,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结构,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审计意见。
这份针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的“体检报告”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发现与揭示问题是审计监督的主要方式,但不是根本目的,关键是要推动整改到位,促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审计厅下发《甘肃省审计厅关于做好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就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推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下一步,各级各部门将按照《通知》要求,标本兼治,确保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真正打通整改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通讯员朱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