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内蒙古将重点保护黄河流域、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2-05-12 11:08:16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培刚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将一批黄河流域、长城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保护这些反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传统文化。

据了解,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推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反映交往交流交融,体现黄河、长城等中华文化基因,努力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自古以来,内蒙古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黄河流域、长城沿线出现了丰富的多民族艺术融合的艺术形式。比如,被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命名的呱嘴艺术,是晋陕“走西口”汉文化与当地的蒙古族说唱艺术融合之后,形成的一种曲艺表演;内蒙古晋剧则是山西晋剧融合蒙古族艺术元素后形成的晋剧艺术;卓资县灯游会(九曲黄河灯游会)是从中原地区流传到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俗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吸纳了大量当地民俗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灯游会。

此外,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命名还注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推进,通辽市开鲁老白干酒酿造技艺、赤峰市宁城地毯织造技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察干伊德制作工艺等传统工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纳入。(记者:于嘉、哈丽娜)

黄河战略的山东担当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批创新性政策措施紧密出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速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全面完成,60多万滩区居民实现几辈人追寻的安居梦,黄河国家战略在山东加速落实落地、取得明显成效……山东聚焦聚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文化“两创”新标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内蒙古将重点保护黄河流域、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将一批黄河流域、长城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保护这些反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传统文化。
从泉水叮咚到云奔潮涌,济南如何写好黄河文章?
黄河万古流!济南市是黄河流经的最后一个省会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密集建成通车,尤其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获批设立,产业和人才打破“不过黄河北”的魔咒,历经170余年,黄河由“城边河”变为“城中河”,济南由“大明湖时代”朝“黄河时代”加速迈进。
相关部委
水利部 黄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林草局 国家文物局
流域省区
山东 河南 陕西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四川 青海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