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黄河情】对话河长裴峰:生态治理结出“致富果” 忻州沿黄贫困县正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0-09-21 13:48: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江虹霖 | 责任编辑:

中国网山西9月20日讯(记者 江虹霖)黄河自老牛湾入晋,流经忻州市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雕刻出独特的自然风光。然而,多年来,“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是沿黄3县群众贫困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近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山西,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脱贫攻坚进展,《对话黄河河长》栏目专访忻州市副市长、黄河忻州段河长裴峰。

裴峰表示,目前忻州包括黄河流域3县的11个国定贫困县,现已全部脱贫摘帽。忻州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裴峰说,要因地制宜,让人民群众宜居乐业,更加直接地享受到生态改善、绿色发展的成果。

裴峰(右二)在黄河偏关段巡河。

中国网记者:万家寨水利枢纽是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的龙头工程。从您的视角来看,这一工程自1993年奠基,2002年竣工验收至今,为老百姓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裴峰:万家寨水利工程的建设源于山西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历史背景,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其公益优先的功能定位。作为黄河干流中游的第一级水库,万家寨水库积极参加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实现黄河可持续利用和缓解下游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忻州的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万家寨引黄工程使得汾河、桑干河沿线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有了保障,改变了过去山西人民喝不上黄河水的历史。

每年汛期时,万家寨水库能够对洪水进行有效的调蓄,使水库下游沿岸防洪安全得到了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基本不受黄河洪水的影响。

万家寨公司这些年为山西省境内提供了近千个工作岗位,累计缴税约35亿元,带动了偏关县经济发展,为偏关县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做出很大的贡献。

在上游来水不足时,万家寨水库可进行生态补水下泄,改善下游生态环境。发生旱情时,万家寨水库在一定时段内以降低水位为代价向下游集中补水,可以有效缓解下游旱情。

中国网记者:忻州黄河沿岸的许多村子处于深度贫困状态。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您可否介绍一下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或成效?忻州如何因地制宜,帮助黄河沿岸老百姓脱贫致富?

裴峰:忻州是山西省唯一横跨燕山—太行山、吕梁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大市,贫困数量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是山西省脱贫攻坚最大的主战场。

忻州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放在全市经济转型综改大局和脱贫攻坚全局中来谋划推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忻州根据沿黄地区生态普遍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实际,大力度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努力从根本上改变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贫困群众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2016年以来,沿黄3县共完成造林82.43万亩,森林覆盖率均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沿黄地区大风天气减少、沙尘暴减弱,生态脆弱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群众更加直接地享受到了生态改善、绿色发展的成果。

河曲、保德、偏关沿黄3个县都是国定贫困县。“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就是沿黄3县群众贫困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做法是,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小灌木、大产业”战略,因地制宜发展以沙棘等特色经济林为主的特色林产业,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带贫益贫模式,将贫困户精准嵌入到林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比如,偏关县充分发挥80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作用,改造新建沙棘10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786户12246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50.4%,促进贫困户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我们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重点,打造了芦芽山、老牛湾、乾坤湾、飞龙山等一批精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引导林区林场周边贫困人口开展休闲、餐饮等“林家乐”,让林区贫困人口靠山脱贫、靠林致富。

比如,偏关县充分将老牛湾的黄河天险与长城古堡、乾坤湾的鬼斧神工、万家寨的高峡平湖,晋、蒙交融处的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曾经被当地人称作“黄河干石畔,一天三顿酸捞饭,全村光棍多一半”的老牛湾村,如今通过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形式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和稳步弯道超车。老牛湾村2007年人均收入1764元,截至目前老牛湾村累计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33户,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13年时间收入翻了将近12倍,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的山庄卧铺到偏关致富第一村的华丽转变。

目前,忻州所辖15个县(市、区)中的11个国定贫困县,现已全部脱贫摘帽,2222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45.8万贫困人口有45.4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已由建档立卡初期的19.44%下降到了目前的0.18%,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中国网记者:结合您的实际工作情况,您认为黄河治理还面临什么挑战和困难?您有哪些建议?

裴峰:忻州市地处黄河中上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流域生态脆弱,具体讲就是水土流失还很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讲话为我们治理黄河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有信心面对这个挑战。就忻州市来讲,当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我市黄河流域3县虽已全部如期脱贫,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还困难重重,还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的倾力支持。

因此,一是建议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倾斜。同时,对水保生态治理项目,以中央、省级资金为主,尽量减少市县配套资金比例,甚至可以考虑零配套。二是建议国家层面或者部委层面建立一个协调机制,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推动落实习总书记“共同抓好大保护,共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三是建议加强法律保障,依法强化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级规划的刚性约束,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